2024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外贸形势分析
734
2024-10-11 09:03:28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荣嫡 今年上半年,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体保持稳定态势。尤其可喜的是,医疗器械出口在前几年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出现大幅波动后,企稳回暖,恢复了常态化增长势头。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总额为406.49亿美元,同比微降0.49%;其中,出口额为229.76亿美元,同比增长3.12%;进口额为176.73亿美元,同比...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荣嫡
今年上半年,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体保持稳定态势。尤其可喜的是,医疗器械出口在前几年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出现大幅波动后,企稳回暖,恢复了常态化增长势头。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总额为406.49亿美元,同比微降0.49%;其中,出口额为229.76亿美元,同比增长3.12%;进口额为176.73亿美元,同比下降4.79%,实现贸易顺差53.03亿美元。
出口提速,出口额同比增长3.12%
继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恢复增长后,上半年出口再提速。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出口额为229.76亿美元,同比增长3.12%。在出口市场方面,美国仍然是我国医疗器械第一大出口市场;在出口产品类别方面,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出口额最大,一次性耗材涨幅最显著。
出口市场:美国依旧是第一大出口市场,日本位居第二
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在巩固欧美、日本等传统对外贸易市场的基础上,继续将目光瞄准“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医疗器械出口前十大市场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荷兰、印度、韩国、中国香港地区、英国、澳大利亚,出口额合计为126.61亿美元,占整体出口额的55.1%。其中,对荷兰、英国出口额增幅最显著,分别达13.0%、10.9%;对韩国、越南、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出口额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详见表1)。
美国 上半年,美国依旧是我国医疗器械第一大出口市场,出口额同比微增4.5%,达54.47亿美元,占比为23.7%。我国对美国出口细分产品中,注射器、聚氯乙烯制手套、医用家具、高端敷料等产品出口额增幅显著。其中,拟被美国加征关税的注射器出口额同比增长87.4%;管装金属针头出口额同比增长16.7%,这与客户提前抢运不无关系。其他针、导管、插管及类似品,IVD(体外诊断)检测试剂,无创呼吸机,口罩等产品出口额降幅明显,这主要是受新冠疫情防护相关产品需求回落影响所致。
日本 日本是我国医疗器械第二大出口市场。上半年,我国对日本出口额为13.31亿美元,同比下降9.6%。这与部分细分品类出口显著下滑密切相关。例如,口罩、按摩器具、彩超诊断仪、检镜切片机等产品对日本出口显著下滑。与整体下滑趋势不同的是,聚氯乙烯制手套,医疗、外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成套的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零件等产品对日本出口增幅较为明显。
欧盟 上半年,我国对欧盟27国医疗器械出口额为42.6亿美元,同比增长6.6%。对欧盟出口前十大市场分别为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比利时、希腊、丹麦和罗马尼亚。除了对希腊出口同比下滑5.8%外,对欧盟其他九大市场出口额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对罗马尼亚出口同比增长最多,达28.5%。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医疗器械出口额整体呈增长态势。其中,对俄罗斯出口额为7.69亿美元,受货币结算不畅影响,同比下降5.8%;对韩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出口额分别为6.41亿美元、4.86亿美元、4.53亿美元、4.28亿美元,均呈现增长态势;对委内瑞拉、伊拉克、吉尔吉斯斯坦、阿联酋等市场出口额增幅显著。
出口产品: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出口额最大,一次性耗材出口额涨幅最显著
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产品细分类别中,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和一次性耗材表现抢眼:前者出口额最大,占比为45%(详见图);后者出口额增幅最大,同比增长8.55%,出口额达48.81亿美元(详见表2)。
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 上半年,作为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最大的细分类别,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出口额为103.95亿美元,同比微增2.5%。其中,医疗、外科或兽医用仪器及器具,未列名钢铁制卫生器具,内窥镜,成套的核磁共振成像装置,X射线管等产品出口额增幅较为显著。
一次性耗材 上半年,在几大细分类别中,一次性耗材出口额涨幅最为显著,同比上涨8.55%,达48.81亿美元。从量价关系来看,一次性耗材出口量同比增长5.4%,出口均价同比上涨3%,实现了量价双升。其中,手套类产品全线恢复出口景气度,增幅显著。此外,注射器出口额同比增长14.5%,对美国出口增长趋势更为明显,这与美国拟加征关税,客户提前抢运不无关系。
保健康复用品 上半年,保健康复用品出现了量价背离:出口量同比增长22.4%,但出口均价同比下跌14.7%,这导致出口额和去年同期相比仅增长4.4%,为47.63亿美元。其中,按摩器具作为保健康复用品细分类别中出口额最大的品种,在该细分类别中出口占比为47.4%,同样呈现量增价减的态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小型按摩保健器具出口量有所增长;另一方面是按摩椅出口竞争激烈,导致价格出现下滑。
医用敷料 上半年,医用敷料出口额为19.13亿美元,同比下滑9.81%,但与2023年相比,出口额降幅已显著收窄。从单月数据来看,6月份医用敷料出口额实现了18个月以来的首次同比正增长。从量价关系来看,医用敷料出口量微增2.5%,出口均价同比下滑12%。可以看出,新冠疫情影响基本消除后,医用敷料类产品国际刚需逐渐恢复,但竞争激烈导致该细分品类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口腔设备与材料 口腔设备与材料细分类别在医疗器械出口中占比较小,但近年来该类产品出口额持续增长。上半年,口腔设备与材料出口依旧维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出口额同比增长6.8%,达10.24亿美元。
出口省(市):集中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
从国内各地区出口情况来看,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前十省(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分别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山东、北京、安徽、湖北和河北。十省(市)出口额均呈上涨态势,累计占比达87.7%(详见表3)。
广东省出口额为56.94亿美元,位列第一,占比为23.9%;江苏省、浙江省出口额相当,分列第二、三位,出口额分别为37.74亿美元、36.33亿美元,占比分别为15.9%、15.3%。
进口回落,产品类别以高端设备为主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加之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持续推进,部分医疗器械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同比下降4.79%,为176.73亿美元。但一些高端医疗器械的进口依赖度依旧较高。
进口市场:美国、德国、日本是前三大进口来源地
上半年,我国进口医疗器械前十大来源地分别是美国、德国、日本、墨西哥、爱尔兰、瑞士、荷兰、英国、韩国和新加坡。美国、德国、日本依旧是我国医疗器械主要进口来源地,一半以上的进口医疗器械来自上述三大市场,但自三大市场的进口额同比均有所下降。
具体来看,上半年,我国自美国进口额为42.6亿美元,同比下降8.4%;自德国进口额为32.4亿美元,同比下降8.0%;自日本进口额为17.0亿美元,同比下降11.8%。
在前十大进口市场中,仅有爱尔兰、瑞士、韩国进口额出现增长。其中,爱尔兰增幅最大,同比增长6.0%,进口额达7.9亿美元。
除前十大市场外,我国自捷克、哥斯达黎加等市场的进口增幅显著。
进口产品:以检测试剂、高值耗材、高端医学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等为主
梳理发现,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细分类别中,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进口额最大,为138.2亿美元,但同比下降6.59%。在各细分产品中,进口医疗器械依旧以检测试剂、高值耗材、高端医学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等为主。其中,进口增幅较大的产品包括显微镜、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康复器具及材料、缝合用针以及X光检查造影剂等。
同样进口呈下降趋势的细分类别还有一次性耗材和医用敷料,进口额分别为19.5亿美元、2.6亿美元,同比下降3.05%、8.34%。
与之相反的是,保健康复用品和口腔设备与材料进口额出现上涨。其中,口腔设备与材料进口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4.27%,进口额为7.3亿美元;保健康复用品进口额为9亿美元,同比增长9.62%。
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外贸形势保持稳定态势,全年有望实现增长。
危中有机,医疗器械企业国际化发展值得期待
当前,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全球化逆流、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外部环境,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俄乌、巴以冲突外溢风险加剧,波及国际海运;部分国家和地区推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推行“脱钩断链”,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这些因素给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带来阻碍。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国内利好政策陆续出台,以及行业创新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产业结构焕新升级,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迈入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更高水平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从全球范围来看,医疗器械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发展速度快、贸易活跃、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之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推动需求的持续上升。根据Statista预测,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出厂价口径)有望达到5989亿美元,增速约为5.5%。逐年增长的市场规模,为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基于这样的内外部环境,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进程持续加速。越来越多具有全球化视野、拥有先进技术水平、合规运营、产品质量上乘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并逐渐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获得较高的国际关注度。
长期来看,出海是医疗器械企业成长壮大的必经之路。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医疗器械企业进入海外市场,要理性选择市场,充分了解目标市场需求,理解当地的法规政策;要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打造差异化产品,提升错位竞争能力;要自建渠道,加强品牌产品宣传推广,锚定高质量国际化发展道路勇毅前行。
(摘自《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