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自主完成胆囊切除手术,表现堪比资深外科医生
一个经过手术视频训练的智能机器人,在没有人工协助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一例耗时的胆囊切除手术。这是该机器人首次在患者模型上进行操作,其表现十分沉稳,甚至在现实医疗环境中常见的突发状况下,也展现出了与熟练人类外科医生相当的专业能力。9日的《科学·机器人》杂志报道了这项由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主导的手术,其被视为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革命性进展,因为机器人首次同时具备了机械系统的高精度和类似人类的适应性...
今年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同比增59%和87%
国家药监局最新统计显示,我国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分别增长59%和87%,改革政策红利正在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 数据显示,我国新药好药呈快速增长态势,上半年新批准儿童药品70个,罕见病用药21个;上半年获批的新药中,有不少社会高度关注的产品,包括体重控制药物、我国首款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以及一些罕见病治疗用药等,为患者临床急需提供了新的治...
2025上半年创新医疗器械获批全景与未来趋势:技术爆发与国产崛起
2025年上半年总计达42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不仅涵盖了多个细分领域,而且在技术上展现出诸多亮点,这些获批产品为我们洞察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趋势提供了珍贵的窗口,笔者认为呈现脉冲电场消融技术井喷、心血管介入持续领跑、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凸显四大特征。 技术热点:三大方向引领创新浪潮心脏电生理革新:脉冲电场消融(PFA)迎来“中国时间”爆发式增长,获批产品中13款为PFA相关设备与...
湖北省器械中心斩获两项专利 创新技术破解临床护理难题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近日,湖北省药监局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以下简称“器械中心”)传来捷报:由其自主研发的“一种含壳聚糖敷芯的多功能导管固定装置”与“一种带可检测温度体温贴的多功能导管固定装置”两项技术成果,正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这标志着该中心在医疗器械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湖北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春雨行动丨各地积极推进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工作
“春雨行动”是由国家药监局主导、促进医疗器械源头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收集临床医生的创新创意,有效对接医疗器械研发需求,搭建从临床研发到使用跨部门全链条协同通道,有效促进医疗器械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各地药监部门围绕春雨行动制定工作方案,实施建立工作机制、开展交流培训、搭建协作平台等举措,扎实推进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工作。 广东省高度重视春雨行动——推...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系统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中科益安医疗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雷帕霉素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该产品由预装的药物支架和快速交换型球囊扩张导管输送系统组成。金属支架由高氮无镍不锈钢制成,药物涂层由雷帕霉素和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组成,药物剂量为100μg/cm。输送系统由尖端、球囊、显影标记、远端内管、远端导管、过渡导管、近端导管、抗...
惠及全球!中国医疗装备出口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12日在此间举行的首届中国医学装备国际合作大会上获悉,2024年我国医疗装备出口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家医疗机构,成为全球重要的医疗装备应用市场和生产基地。 “医疗装备是守护世界人民健康福祉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医疗装备发展成果正惠及全球。”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二级巡视员苏葆莉介绍,如腔镜手术机器人注册取证投入临床,已出口23个国家。&...
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国家药监局发布十大举措
为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国家药监局将对符合要求的“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且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端医疗器械继续实施创新特别审查,以更大力度支持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出海”发展。在今年3月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国家药监局于7月3日正式发布“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以下简称“举措”)。举措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的全生命周期监管,提出十项关键举措,覆盖...
医疗设备概念走强,有个股涨超15%!
7月4日,医疗设备概念走强,截至9:54分,医疗设备ETF上涨0.70%。成分股中,热景生物表现亮眼,股价涨超15%,翔宇医疗、中源协和、迈普医学、伟思医疗等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据国家药监局网站,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以下简称《举措》),针对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
青海首批本土产3D打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记者10日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管委会获悉,园区企业天域(青海)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成功获得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多个3D打印骨科医疗器械顺利下线,标志着该省首批本土产3D打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近年来,3D医疗打印作为一项新兴的前沿科技,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逐渐在医疗领域崭露头角。 “相比于抽象...
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十大利好出台,企业开启“开挂”模式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蒋红瑜) 高端医疗器械发展迎来重磅利好。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针对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以下简称高端医疗器械),提出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规则等十方面支持举措。 “《公告》系统、...
上海医保:非集采冠脉支架产品入院通道开启
在国家医保局“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之际,7月1日,上海市医保局官网发布《关于调整本市冠脉支架医保支付标准的通知》(下称《医保支付通知》),并自当日起实施。在业内看来,该通知或将为多元支付提供新思路。 根据《医保支付通知》,上海市对参保人员使用的冠脉支架实施三类细化支付规则...
肺动脉取栓系统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英纳瑞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的“肺动脉取栓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该产品由FlowTriever取栓支架,Triever抽吸导管,FlowSaver血液回收装置,大口径抽吸注射器和FlowStasis可调节静脉压迫止血器组成。FlowTriever取栓支架采用“自膨胀圆盘”设计以捕获血栓,Triever抽吸导管采用“大口径”设计可快速抽吸血栓,FlowSaver血液回收装置用于过滤以回收...
欧委会决定限制中企参与医械招标!
6月20日,欧盟官网发布,依据《国际采购工具》(IPI),欧盟委员会决定限制中国企业参与价值超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此事作出回应时表示,欧盟以公平竞争之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是典型的双重标准。中方将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近年来,“出海”已经成为医疗器械产业的大势。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2024年,中国对欧盟27国的医疗器械出口额为90亿美元,同比增长12%,...
上海医保:非集采冠脉支架产品入院通道开启
在国家医保局“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之际,7月1日,上海市医保局官网发布《关于调整本市冠脉支架医保支付标准的通知》(下称《医保支付通知》),并自当日起实施。在业内看来,该通知或将为多元支付提供新思路。 根据《医保支付通知》,上海市对参保人员使用的冠脉支架实施三类细化支付规则...
我国人工晶状体市场现状及展望
作者:孟令成陈佳怡,北京医装数胜科技有限公司 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用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能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通常由一个圆形光学部和周边的支撑襻组成,具有重量轻、光学性能高、无抗原性、无致炎性、无致癌性、可生物降解等特性。目前,摘除混浊的天然晶状体,并植入透明的人工晶状体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白内障患者数量逐渐增长。2024年,我国白内障患者数量超1....
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本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规〔2022〕10号)、《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沪府办发〔2024〕8号)、《上海市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沪府办发〔2024〕23号),更好满足我市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加快推进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到20...
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设备创新产品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中欧智薇(上海)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设备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该产品由机械臂系统、台车、手术辅助套件和附件组成,适用于成人脊柱外科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和植入物的导航定位。 该产品是国内首个采用微型机械臂技术的脊柱外科手术导航定位设备,可实现空间精确定位。与采用传统多轴机械臂的同类产品相比,该产品可极大降低手术室及手术区域空...
北京正成为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资源“强磁场”|活力中国调研行
记者18日从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市主题采访活动中获悉,2024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体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了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今年以来,全市11款创新药械产品获批上市,总数居全国前列。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正加速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医药健康产业集群迈进。北京成为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速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北京推出了《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