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2024年)》发布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蒋红瑜) 近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接收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94.62万份,报告数量质量持续提升。 总体而言,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坚持“科学评价为基础、风险管理为主线、服务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今年一季度数字化X射线诊断系统市场情况分析
数字化X射线诊断系统(DR)是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医学影像采集和处理的设备,其因检查快速、准确且辐射剂量相对较低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今年一季度,在医疗影像设备市场,DR领域经历了一场由政策周期、技术迭代与市场格局共同驱动的变革。 根据新型生物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广东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DR市场回暖,销售额和销...
事关器械网售,这份检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蒋红瑜)8月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至2025年8月30日。 针对网络销售经营者和电商平台经营者,征求意见稿共60条检查内容及检查要点,并标识了29项关键项目。例如,在关键项目中,征求意见稿指出,结合网络销售经营者的销售规模、经营方式、销售医疗器械的品种和范...
近期医疗器械资讯速览(6.28—7.11)
政策法规 7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针对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高端医疗器械,提出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规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等十方面支持举措。 监管动态 1.7月2日,国家药监局就《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管理规...
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脑机接口产品等列入其中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方案》提出,发展一批医疗装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民生装备;突破一批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产品等未来高端装备。 《方案》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27年,数智技术在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
雷尼基奥仑赛注射液等四个创新药械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嘉思特医疗器材(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物型膝关节假体系统、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的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两款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生物型膝关节假体系统由股骨髁、胫骨平台、胫骨平台垫、定位柱和加压杆组成。其中,股骨髁部件由符合YY0117.3标准规定的铸造钴铬钼合金材料制成,内表面采用等离子喷涂纯钛涂层,涂层材料符合YY/T0988.2标准的规定;胫骨平台部件由T...
定了,纳米器械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发布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蒋红瑜)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康复类数字疗法软件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等2项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指出,上述2项指导原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并明确有关事项。 通告表示,针对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产品(以下简称纳米器械),《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产...
磁共振成像系统创新产品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磁共振成像系统由7T超导磁体、梯度系统、射频系统、射频线圈、工作站、生理信号门控系统、检查床、电子柜组成,主要用于临床核磁共振成像诊断。 该产品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在7T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基础上增加了静动态多通道发射平台与多核成像功能,可提供头部钠图像、四肢肌肉和肝脏的磷核波谱数据...
健康“链”世界 中国医疗装备走出国际范儿
手术机器人、脑起搏器、高端医疗影像设备……2024年,我国出口医疗装备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家医疗机构,国产创新医疗装备正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创新突围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快速崛起 无需开刀,佩戴者穿戴智能仿生手后,可以自主完成想做的手部动作。这是记者在国家医保局日前举行的医保支持创新药械座谈会上见到的一幕。 凭借脑机接口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的...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从“走出去”到“走得稳”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众多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纷纷将视野拓展至海外,加速迈向国际市场的步伐,以期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风险如影随形。IP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医疗器械专利诉讼数量呈增长态势。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出海进程中,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诉讼挑战。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4年中国专利调查...
近期医疗器械资讯速览(6.28—7.11)
政策法规 7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针对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高端医疗器械,提出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规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等十方面支持举措。 监管动态 1.7月2日,国家药监局就《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管理规...
手术机器人赛道火热背后的危与机
危机渐显多重因素导致行业冰火两重天 今年1—5月,我国手术机器人中标150台,同比增长82.9%。增速放缓一年之后,手术机器人市场终于再度繁荣。 但是,火热的市场下,也有“主动出售、破产清算”的消息:6月初,英国手术机器人企业CMR?Surgical宣布“寻求出售机会”。而就在两个月前,该公司刚刚完成超过2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用于核心产品外科手术机器人在全球市场的推广。几乎在同一时间,我国血管介入手术机...
各地积极推进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工作
“春雨行动”是由国家药监局主导、促进医疗器械源头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收集临床医生的创新创意,有效对接医疗器械研发需求,搭建从临床研发到使用跨部门全链条协同通道,有效促进医疗器械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各地药监部门围绕“春雨行动”制定工作方案,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开展交流培训、搭建协作平台等举措,扎实推进医疗器...
国家药监局就医疗器械分类调整新规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公告,就《关于医疗器械分类调整有关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举旨在优化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并明确分类调整后相关产品的注册与备案管理要求,以保障监管工作的平稳过渡。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17日。 该征求意见稿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定,是在修订《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程序》基础上形成的。...
我国医学装备出海成效显著 覆盖190个国家地区
医学装备是守护世界人民健康福祉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医疗装备发展成果正惠及全球。近日,首届中国医学装备国际合作大会成功举办,据新华社报道,大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医疗装备出口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家医疗机构,成为全球重要的医疗装备应用市场和生产基地。 医学装备是指用于治疗、预防疾病和开展医学科研的设备与工具,主要分为诊断设备、治疗设备和辅助设...
智能机器人自主完成胆囊切除手术,表现堪比资深外科医生
一个经过手术视频训练的智能机器人,在没有人工协助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一例耗时的胆囊切除手术。这是该机器人首次在患者模型上进行操作,其表现十分沉稳,甚至在现实医疗环境中常见的突发状况下,也展现出了与熟练人类外科医生相当的专业能力。9日的《科学·机器人》杂志报道了这项由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主导的手术,其被视为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革命性进展,因为机器人首次同时具备了机械系统的高精度和类似人类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