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沈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网站
024-22516161

贷款贴息政策出台 医疗器械行业迎融资利好

62  2025-09-02 08:54:43
近日,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金〔2025〕81号),明确对包括健康领域在内的八类服务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贴息支持。该政策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其中医疗器械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支持范围。   根据《实施方案》,健康领域支持范围依据《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执行,涵盖“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健康用品、...

近日,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金〔2025〕81号),明确对包括健康领域在内的八类服务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贴息支持。该政策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其中医疗器械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支持范围。
 
  根据《实施方案》,健康领域支持范围依据《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执行,涵盖“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健康用品、器材与智能设备制造”等行业类别。这意味着从事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只要符合贷款用途要求,均可申请贴息。
 
  财政部门将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按本金进行贴息,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的贴息资金,单户企业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政策强调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已享受地方贴息的贷款,贴息金额不得超过扣除已有贴息后的实际利率水平。
 
  贴息贷款由21家全国性银行经办,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企业需向所在地经办银行提交申请,银行按市场化原则审批放款。贷款合同需明确资金用途、贴息条件及贷后管理要求。对于2025年3月16日至政策印发日期间已发放的贷款,可通过补充协议追溯享受贴息。
 
  医疗器械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领域,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此次贴息政策有望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尤其对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而言,100万元的贷款贴息可显著缓解流动资金压力。同时,政策要求贷款资金必须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这与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企业可将资金用于设备更新、技术升级、研发投入等方面,从而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当前医疗器械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政策支持将加速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
 
  此外,政策明确支持“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也将间接惠及养老医疗设备供应商。
 
  方案同时强调了资金监管要求,明确严禁将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经办银行需要强化贷后管理,确保资金用于约定用途。财政部门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将加强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这种机制有助于确保资金真正流向那些专注于主业、有发展潜力的医疗器械企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来源: 化工仪器网 )

Copyright © 2022 沈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服务热线:024-22516161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总站路119号4A2
技术支持:青葱科技  辽ICP备2022005259号-1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